
市二中校园接待日引来全国各地2100余名参观者
千人同心聚二中,万计共研促交流。10月11日晚至12日上午是市二中一次普通的集中接待日活动时间,来自甘肃、江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的2100余名参观者汇聚二中观摩交流,前来市二中参观的热潮持续高涨。
此次活动中,市二中安排了校园参观,观摩跑操、操后班会、宿舍内务、课堂教学,以及听取办学情况报告会等内容。11日晚,参观者观摩了学生的晚自习和就寝秩序。12日清晨,他们又观看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 “天下第一操”。上午,大家参观了校园环境、寝室文化、餐厅文化,还听取了题为《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着重介绍了市二中的发展概况、“低进优出”的办学特色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内容、深入的阐释使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报告会结束后,参观者纷纷进入教室,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部分二中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了解,在来访的学校中,数所学校都已是多次组团到二中考察交流。河南长垣一中自2010年开始学习二中经验以来,每年都数次组织师生前来参观,继9月13日、9月27日连续两次大规模组织师生来二中后此次又带领180余名师生再度前来。河南睢县回族高级中学、河南温县一中也都是在多次来访的基础上分别组织了183名老师和242名师生前来考察学习。而江苏扬州、河南濮阳及我省邯郸等地则是同一地区多所学校共同来访,扬州、邯郸等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明确要求当地学校借鉴衡水二中经验,号召他们积极向二中学习,邯郸市教育局此次就特别组织全市范围内70所学校的管理人员组成了200余人的考察团前来观摩。
经过观摩与交流,来访教育人士纷纷表示,此次集中接待活动虽然行程紧凑,但内容充实,衡水二中“原生态教育理念”和独到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他们各自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此行使他们有了很大的触动,大家都感觉不虚此行,今后还要再次来二中考察,开展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走近“衡水三绝”之宫廷金鱼
——市二中开展“爱衡水,爱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衡水金鱼,人称宫廷金鱼,作为衡水“三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10月13日下午,市二中“爱衡水,爱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在该校教育处主任李俊岩带领下,来到衡水湖畔的市园林管理处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拜访了“金鱼徐”第10代传人——场长徐立才。
徐家是金鱼养殖世家,自乾隆帝御封“金鱼徐”至今,已历十代,徐立才先生是第十代传人,他自1982年来到衡水市来顺金鱼养殖场后刻苦钻研、推陈出新,先后培育了十几种名贵品种,先后在全国性的博览会上获奖十几次,使衡水的“宫廷金鱼”名声远播四方,成为衡水市有名的三绝之一。活动中,徐立才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宫廷金鱼的发展历史,讲述了“金鱼徐”世家的养鱼传奇。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叔叔徐金声养的金鱼曾被作为象征和平友好的名贵礼品于1955年由周恩来总理赠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祝贺他60岁的生日。徐金声还以“金鱼使者”的身份护送水泡眼、虎头、龙睛等100尾珍贵金鱼前往新德里,这段佳话令同学们顿生敬意。
徐先生还为同学们介绍了金鱼的分类、生活习性和饲养技巧,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紫狮头、赤球紫罗袍、王字珍珠……看着徐立才先生培育出的珍贵金鱼品种,他开拓创新和潜心钻研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同学们,让大家赞叹不已。术业有专攻,着装朴素的徐先生讲起金鱼来头头是道,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充分体现出大家才有的风度。他自小就瞧着父亲怎样培养金鱼,耳濡目染中对金鱼有着独特的感情,介绍时他还能说出每条金鱼的年龄,那种亲切和熟悉,让人理解了为什么徐立才和他的祖辈能够赢得“金鱼徐”的雅号。
承先人之业绩,创自我之新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市二中的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衡水金鱼的诸多知识,更看到了一位传承文化血脉、有着执着追求的赤子情怀的长者,同时也更加增强了自身热爱衡水、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和责任。五彩缤纷、形态优美的金鱼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荡开道道水纹,仿佛描绘着这些金鳞仙子美丽的蜕变之路,映照出衡水文化的古韵悠长。





图片新闻
市二中校外长廊打造育人新景观,将“中国梦”与“中国精神”列为主题元素,用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肩负起历史使命,助推实现中国梦。